主要題名:鬼針草

染料名稱:大花鬼針草

學名:BidnespilosaL.var.radiataSchultz-Bip.

別名:咸豐草、白花婆婆針、白花鬼針、黃花霧、蝦鉗草

主要題名:鬼針草染料名稱:大花鬼針草學名:BidnespilosaL.var.radiataSchultz-Bip.別名:咸豐草、白花婆婆針、白花鬼針、黃花霧、蝦鉗草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Art_workID:cca100067-ac-9570127198_0079-0001
主題與關鍵字:
屬名:菊科鬼針屬
描述:
生長季節:春、夏、秋、冬
用途:全草可供藥用
染料使用部位:全株
植物生態:一年生的草本植物,莖高約30-100公分,莖為方形,多分枝。莖對生,單葉或三出複葉,具葉柄,柄上生絹毛,小葉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鋸齒緣或深裂,側小葉無柄,基部歪斜,長約4-8公分,頂小葉葉柄約2.5公分,葉片較側葉長。頭狀花序,有長梗,舌狀花為白色,約4-7枚,筒狀花為黃色,聚生在中央。黑色瘦果線形,四稜,質硬,先端的宿存萼具有倒鉤剌,藉以附著在動物或人身上散播種子。
相關歷史記載:鬼針草為台灣最常見的野生雜草,只要在中海拔以下,路邊、空地、荒溪、河岸、果園等地,到處都可以見到它的蹤跡。這種分布廣泛而生命另強韌的雜草,其實還具有不少功用,全株除了可以當藥材之外,還可以煮成清涼飲料,同時幼嫩的莖葉也可以當野菜食用。唐代陳藏器在《本草拾遺》中謂「鬼鍼草,生池畔,方莖,葉有椏子,作釵腳,著人衣如針,北人謂之鬼針,南人謂之鬼釵。」《原色台灣藥用植物圖鑑1》書中,記載鬼針草的成份為「全草含生物鹼、黃酮?、鞣質。莖葉含揮發油、膽鹼、苦味質。」在效用上記載「有清熱、解毒、散瘀、消腫之效。治瘧疾、腹瀉、痢疾、肝病、急生賢炎、胃痛、腸廱、咽喉腫痛、跌打損傷、蛇蟲咬傷、闌尾炎。」可見一般農人厭煩不已的鬼針草,在醫藥上還具有不少的用途。
註腳:目前台灣有兩種不同的鬼針草品種,一種植株稍矮,高度約五、六十公分,花朵較小,花徑約一公分多,俗稱小花種或本土種者,另一種植株較壯碩,高度可達一公尺左右,花的直徑約三公分左右,俗稱大花種或外來種者。兩種鬼針草都可以用染色,但是呈現的顏色有些許差異,整體看來,小花種的黃色素較濃,而大花種的在黃中帶有綠味。不知是因為兩者所含的色素本身就有差異,或是因生長環境的不同而顯現色相上的差別?鬼針草全株皆可用來染色,具體方法如下:1.將鬼針草連根拔起,抖去根部泥土後,再用清水洗淨,然後將全株用菜刀切成細段,加入適量清水,於不鏽鋼鍋中煎煮萃取色素,萃取時間為水沸後半小時,共萃取二至三回。2.萃取後的染液經細網過濾後,調和在一起作染浴。3.被染物先浸透清水,擰乾、打鬆後投入染浴中升溫染色,升溫的速度不宜過快,煮染的時間約為染液煮沸後半小時。4.取出被染物,擰乾後進行媒染半小時。5.經媒染後的被染物再入原染浴中染色半小時。6.煮染之後,被染物直接取出水洗、晾乾而成。7.大花鬼針草的染色,就絲布來說,無媒染和鋁、錫媒染皆呈略帶綠味的淺灰黃色,石灰和鐵媒染呈帶綠味的灰黃色,而銅媒染呈更深的綠味褐。就棉布來說,無媒染和石灰、錫媒染皆呈灰味較重的淺土黃色。鋁媒染呈牛皮紙色,銅媒染呈更灰濁的黃褐色,鐵媒染呈帶綠褐味的中灰色。8.小花鬼針草的染色,就絲布來說,無媒染和鋁、錫媒染皆呈略帶土黃味的黃色,其中以錫媒染的黃色較明亮些,石灰媒染為稍淺的黃茶色,銅媒染呈略深的黃褐色,鐵媒染呈帶綠味的灰黃色,就棉布來說,無媒染和鋁、錫、石灰媒染的呈色都很相近,其中無媒染和石灰媒染皆呈牛皮紙色,鋁媒染稍稍濃些,而錫媒染的黃味稍強些。銅媒染呈較灰濁的黃褐色,鐵媒染呈帶黃味的深灰色。
範圍:
本地分佈:全境平野馴化野生,各處空地幾手無所不在。 台北縣市,宜蘭縣,南投縣,花蓮縣,台東縣,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台中縣市,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台南縣,高雄縣市,屏東縣
世界分佈:原產於熱帶美洲,現廣佈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
管理權:
典藏國家:中華民國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藝術學系
本數位作品授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文化資料庫存檔及網際網路永久非商業性使用。
原件由台中縣立文化中心典藏,本數位作品由台中縣立文化中心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文化資料庫分別典藏。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